毫无疑问,目前注册会计师(CPA)证书在财务证书里,是绝对的No.1,就算放眼中国所有的职业资格认证和技能证书,注册会计师证书无论是从含金量、专业度、重要性、知名度,搜是排名靠前的。
每年数以百万计的学生毕业之后,都将CPA证书列入了自己未来的发展计划当中,他们有的是财务专业的学子,计划着未来在财务金融行业大干一番,成为未来的财务总监、CFO;他们有的是法律、计算机、经济等其他专业的毕业生,希望CPA证书能给他们提供更多的职业发展可能性,或者依靠财务、金融、管理等多方位的技能承担更多的职位和责任。但更多的情况下,很多的考生对CPA的憧憬、以及做出要备考CPA证书决定的时候都是非常盲目的,有的时候他们只是因为听说CPA证书非常有含金量,多几个CPA这样的证书可能会变得非常有竞争力;亦或是他们听说四大会计师事务所薪酬很高、考上CPA能让自己马上拿到很多的工资;甚至很多人觉得金融和财务行业前景非常好,自己先考着试试,以后有机会了再去转行……………原因各种各样,但都是在没有搞清楚CPA究竟能给自己带来什么的前提下做出的选择。
盲目憧憬、盲目选择CPA的人有多少?高顿财经CPA研究中心的研究专家们根据多年的研究预估,这个数字达到80%。那CPA对于考生的真正价值究竟在哪?我们应该怎样正确看待CPA?
1、既要认识到CPA的价值,也要认识到CPA的局限性。
CPA是很有用处、很有含金量的证书,这话是100%没错的。如果你通过CPA这个门槛进入现在非常不错的财务金融岗位,甚至进入了一直都是“提款机”的四大会计师事务所,你前途不可限量。即便你的工作不一定和财务、审计有关,CPA也能给你提供很大的帮助和加分,比如企业管理。
但反过来,我们要看到CPA证书含金量的背后,其实也有一定的局限性。首先,CPA证书不一定适用每个人:如果你是一个从业几十年的资深财务从业者,CPA对你的提升十分有限,如果你本身从事的领域没有很强的门槛限制,CPA也并非**。其次,CPA的获取成本非常大,这就要求每一个考CPA的人都从收获和付出上有所权衡、考量清楚。认为“考个证书应该非常简单”的人还是就此打住。最后,CPA对人的帮助往往是长期的、缓慢的、积累性的,如果指望一张CPA证书就能“马上年薪百万”,只能说考虑得并不是很周全。
2、重要的不是考到CPA证书,而是考CPA证书能给你带来什么。
几乎所有人都知道,证书不等于知识,知识不等于能力。所以单纯从字面、从证书的角度理解,CPA对你能力的帮助几乎为0。之所以这么说,也许你能通过CPA证书进入一个行业、进入一个企业,但单纯拥有证书无法让你留下来、有成长,而能做到这些的其实是能力的提升。
企业付钱买的不是证书,是你的能力,CPA过了不代表你能力有多强(说实话,CPA过了也只能说明学习能力是一般人中较优秀的那部分),没考CPA也不能证明你是个弱者。能力代表的是将自己知识的厚度与广度正确地发挥出来的力量。
所以CPA的考试备考、通过的这个过程能给你带来什么?最简单的,也许是财务能力的飞速提升,也许是学习方法的改进,也许是更有自信心了,也许是为自己的未来多了一条路、一种可能性……也许很多年后,帮助你成长的正是这些能力,而CPA这张证书早已经被遗忘了。
3、为了钱考CPA,真的不是特别明智的想法。
很多人考CPA,说白了就是为了钱。财务人也许看重的是四大会计师事务所的高薪,圈外人也许看重的是财务金融的高薪。但为钱考CPA真的是不切实际的想法,劝有种这种想法的考生们尽早放弃。
为什么?CPA考试的成本非常大,时间成本,快一点的两年、慢一点的三年到五年考出全科,这期间时间成本大到没法算。再久是金钱成本,考试要不要花钱?教材要不要花钱?报补习班要不要花钱?等等,一套下来没个几万是下不来的。更关键的是,CPA并不是能让你快速收回成本、快速变现的考试。考试和学习带来的能力提升也许需要5年、10年去表现、去变现,如果想短时间内快速提升收入**准备换一个行业。
4、不是考证了去做什么,是为了做什么而考证。
这句话刚看到也许比较难理解,那我们换个说法:考证前有一个基本的职业规划走向是必要的前提,CPA证书只是你规划中的一步。你的职业规划走向决定了你该考什么证书,证书也应该是为你的职业规划服务。这条适用于所有证书,如果你的未来就打算干审计,那你考个CPA足以,如果你想把发展方向调整到企业管理上,除了CPA也许还要考司法、考经管、考金融等等。
就算具体到不同的财务岗位,CPA的价值和意义也是不同的。做会计、审计,那CPA绝对**;做财务分析,也许管理会计的证书更合适;如果做金融,CPA可以起到补充和辅助的作用;不管什么证,一定想清楚考这个证的目的,还有在你的职业规划中起到的作用和重要性,再决定成本上是不是合算。
总的来说,证书只是能力的一种体现形式而已,并不能等同于能力,更不能直接带来大多数想考证的人所想直接拿到的回报。怎么看待CPA和其他证书,也许在认识到每一个证书重要性的同时,也应该不盲目,不报特别短视、特别物质化的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