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顿注册会计师

彩票审计应先公开再整改

2015-04-28 13:56:28

高顿CPA中国注册会计师培训基地

累计培训50000多名注册会计师学员

  • 图文详情
  • 报考指南
  •   审计部门自2014年11月对1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彩票资金进行专项审计,截至今年初结束,并未公开审计结果。据悉,有的地方彩票发行机构在“看到”审计反馈的问题后,要求员工上缴此前获得的奖励等资金。而民政部则宣称已经完成整改78%(4月25日《中国经营报》)。

      我国彩票销售已过万亿元,资金支出是否合理合法,公众显然很关注。在舆论追问彩票资金“钱去哪儿了”后,审计部门立即启动审计——据说临时追加审计彩票,获得舆论普遍肯定。然而,审计结束之后,被审计机构与其主管部门已经根据审计反馈进行整改,但审计结果至今没有向社会公开。

      彩票审计结果是否会公开?答案不外乎两个:要么公开,要么不公开。从以往情况来推测,应该会公开这次彩票审计结果,理由有二:一是公开审计结果早已成为一种常态和惯例,不应该有例外;二是公开彩票审计结果不仅是保障彩民知情权,更是在塑造彩票公信力,所以有必要公开。

      也就是说,彩票审计结果公开只是时间问题。但在笔者看来,早公开与晚公开有本质区别。早公开,说明有关方面更为尊重公众相关权利,也有利于整改。而晚公开虽然也是公开,但公开效果会打折扣,因为公众不能及时了解审计情况,就无法监督有关方面进行整改。

      从以往情况来看,审计结果与整改结果往往一起发布,即审计公告上既能看到审计结果也能看到整改结果。这种做法的好处是,能够完整呈现最终结果,以便公众放心。但弊端也很明显,由于审计结果公开不及时,公众无法监督整改过程,整改就可能成为有关部门的“独角戏”。

      在笔者看来,所有涉及公共资金的审计结果,不但要公开,而且要早公开,审计结果与整改结果不妨分开公布,先公布审计结果,既让公众感到自己的知情权受到充分尊重,也便于公众监督整改情况。尽管整改是有关部门的责任,但公众也可以发表意见。

      众所周知,公众监督几乎无处不在,监督成本**,监督效果**。让公众监督整改过程,可以弥补内部监督不足,整改效果只会更好。缺少公众监督的整改,等于是关起门来整改,透明度不够的整改过程就会引发某些担忧,例如,整改过程是否严格依法办事?

      按理说,被审计机构与公众拥有平等的权利,都应该在第一时间了解审计结果。然而,从现实来看,大多数时候,被审计机构先了解审计结果,然后根据审计发现的问题来整改。而公众却成为“后来的知情者”,不免会疑惑不解甚至会失落失望。

      虽然2001年印发的《审计机关公布审计结果准则》专门规范了审计结果发布事项,但这些规则中的规定过于简单和笼统,导致审计结果公开与公众期待有一定距离。尽管审计法第36条规定:审计机关可以向政府有关部门通报或者向社会公布审计结果,但规定较为模糊,指导性、强制性、规范性不够。

      高顿财经相关专家建议,既要完善审计法,明确审计部门有义务公开审计结果,也要修改《审计机关公布审计结果准则》,对简单、笼统的规定进行细化,尤其要明确审计结果在第一时间公布,向被审计单位通报的同时也向社会公布,让公众参与到对审计结果的整改过程中。

    郁刚博士注册会计师

    上海财经大学商学院EDP特聘讲师

    ※ CPA学习资料免费下载 ※

    一键get考试重点

    • CPA课程讲义/笔记

    • CPA视频课程/课件

    • CPA思维导图/经验

    • CPA历年真题/试卷

    • CPA学霸笔记/经验

    • CPA通关秘籍/干货

    点击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