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顿注册会计师

丁同学:零基础备考注册会计师,一年六科经验

2021-01-19 14:31:37

  【个人信息】
  姓名:丁同学
  班级:脱产班
  背景:零基础小白
  成绩:总分436.75平均分-72
  审计-62.25财管-82.25经济法-75.5会计-73.25战略-75税法-68.5
  【个人金句】
  我行你也行!
  【正文】(2500字+)
  经过了两个月的等待,CPA成绩终于公布了,一周以来常有消息说当天会公布成绩,也已经历了几次等待的过程,当天接到学管老师的电话,通知可以查询成绩,开始不断登录,期间也在查看微信群,一方面期待着自己的成绩,另一方面也想看看其他同学的成绩,不过微信群里都很安静。
  大约是刷新了半个多小时,浏览器终于开始跳转了,显示“密码错误”,于是重新开始修改密码,但服务器仍然拥堵,迟迟无法完成。直到10点半后,完成了修改,也知道下次登陆大概就能查到成绩了,打开界面后,深呼吸了一次,把鼠标放到了成绩查询上,再一点,成绩界面就跳出来了,我先快速地扫描了一遍,自己还没反应过来,然后又挨个扫了一遍,确认没有看到60以下的数字,那一瞬间心情非常激动,再一次我又把每一门的成绩确认了一次,回想到了每一门当时自己的预估,每一门考试的过程又快速地回放了一遍,尤其是审计感觉还是有点遗憾,但终归是个值得满意的结果,随后就把成绩向老师报告了!
  从复习到考前,再到等待成绩,这个结果可以说既是意料之中,又是意料之外。相信对任何一个努力备考CPA的同学来说,这种心境都曾经历过,有时觉得自己的复习和掌握的程度足够通过考试,充满信心,但又有时发现自己的漏洞短板还特别多,感到焦虑。
  整个CPA复习备考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在这种循环中不断积累。
  作为一个财务小白,也没有相关工作的从业经验,报考CPA最初实际是个机缘巧合的选择,甚至在第一次走进高顿大门之前,我连CPA六门考试的科目名称都不知道,仅仅是听说考试的难度很大,考虑到自身跨行业的情况,希望有一个更好的基础,同时也是一个系统培训的过程。因此经过一番其他了解后,选择了脱产学习,全力争取一次通过6科。
  接着说说备考的整体经过:
  我是在1月中旬报名,我们的脱产二期班在2月13日开学,报名后网课很快就能开通,因此我最初的会计基础是听的陆斐老师的会计筑基课,值得一提的是尽管称为筑基课程,学到后面才会发现陆老师的课程中其实有不少边角的知识点,如果有时间的话不妨可以回顾一下。
  开学后基本就是跟着课程的安排,2月底会计、审计、财管的预科结束;随后开始大三科的正课;5月起加入经济法、战略和税法的正课,大三科进入第二轮。直至7月下旬,所有科目进入到章节串讲和习题强化阶段;9月初课程全部结束,进入自习冲刺直至考前。至于课程之外,在5月下旬之前,我每天在课余花费大约2小时进行回顾;此后基本自习至教室关门。
  在具体介绍学习方法前,我还想说一句:CPA考试的绝对难度并没有到达绝望的程度。
  从我的介绍中大家就能知道,2月份开学的时候,我还是个连借贷都不知道小白,因此每个备考的同学都应该对自己有信心,但也绝不意味着我们简单地准备就可以通过,接受系统地专业培训非常有必要,无论是从基础知识的掌握、进阶知识的理解还是从考点的把握上都会有所帮助。
  就我所参加的脱产课程作为例,每天专业课程的学习,课程安排是经过设计的,能帮助我们不断去穿插复习各门课程,始终保持熟练程度;整体班级氛围也能起到很好的带动作用,围绕着复习备考的主线去进行各项准备。
  关于备考时间安排问题,最重要的是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出发,我大致估算的复习总时长在1600小时,课程本身占了相当比例,保证听课的质量是前提。包括面授班时有些同学也会问我方法和安排,事实上我并不善于计划,所有的复习安排都是大致的切分,但我相信我的听课效率绝对是相当高的,在课上完成了许多消化、吸收以及总结、推导的工作。
  因此保证每天的休息睡眠十分重要,尤其是到7、8月份,天气原因加之长期备战进入了疲乏阶段,听课的效率实际很难保证,此时注意午休和课间抓紧机会调整状态;同时在课上保持良好的坐姿,尽可能只坐前2分之1的座位,一定程度也能帮助自己保持良好的学习状态。
  接着是一些分科目的经验供大家参考。
  审计:审计科目本身是十分具有逻辑性的,仅仅通过背诵实际效果很差,审计我所花费的时间不多,除了听课以外是全部6门里仅多过战略的,之前摸底考试给我的经验就是厘清审计的主线脉络很关键,在每个需要记忆的知识点背后的意义更加重要,构建自己的审计思维,因此我建议大家将重点放在审计主线脉络的梳理上;同时审计对考点的把握也很关键,因此需要去关注主线之外衍生出的考点,这样顺着整个审计的主线,就能很快抓到考点所在,答题时就能很快应对,但是这个梳理的过程需要每个考生去花费时间,我采用的方法是通读讲义和重要考点,同时讲出自己对于考点背后逻辑的理解,这些工作前后进行了2遍,每遍在25天左右,利用课前时间出声晨读,如此在梳理逻辑的同时不断强化自己审计术语的表达,积累语感。
  财管:财管是CPA考试中难度仅次会计的,这门科目对逻辑和计算的要求相当高,大量的公式也是让很多同学望而却步,因此对于财管我想分为2种路径,一是与我更加接近的方式,尽可能地去推导公式,理解公式含义,大大减少记忆公式的压力,同时通过推导的过程对知识点进行逻辑上的梳理,深化对财管知识点的理解,搭建系统的知识架构;二是通过不断地真题、习题训练,熟能生巧,除关键知识点外通过大量训练强化解题能力;后者需要花费极大的精力,而且纯粹出于应试需要并不推荐。
  经济法:经济法对于整体知识结构的要求不高,更多在于强化记忆,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取得突破,个人经验可以放到7月份之后去抓,而且应当结合高频考点和真题,反复进行背诵,至少应该反复进行3轮背诵,最后一个月再重点训练主观题,规范答题表述。
  会计:会计难度确实很大,内容非常多,并且会计的考题往往需要扣好细节,尤其是在面对实际考题的时候,往往出现似懂非懂的情况,因此会计也应当延续审计和财管的思路,抓好逻辑的主线,好在会计的逻辑相对简单,在一借一贷的勾稽关系基础上去进行分类,培养自己对分录的理解,先把框架搭好再去填充内部的细节,框架完成后更多地回归教材,回归原文,完善细节的处理,会计很多同学都是侃侃而谈但是一做题就漏洞百出,就我的理解除了会计别的科目细节决定分数高低,会计细节决定是否通过。
  战略:基本可以说是套路为王,战略前几章框架感很强,搞清楚每章在干什么,实际上整本书的逻辑就出来了,后面就是不断填充具体内容,因此是有大量的背诵内容,根据常见的考点,反复背诵即可,相对来说难度最低,可以考虑和经济法一起开始,轮流背诵,另外背诵的内容非常建议拉长时间跨度,反复记忆。
  税法:税法的难度对于我来说并不小,涉及计算而且完全没有实务经验,我最初的策略就是以题带书,先做题,遇到不会的知识点再反过去查讲义,税法的一大特点就是内容很杂,直接看书实际上有印象的内容很少,税法考点是相对集中的,因此直接瞄着题目的考点去记忆各项税费的计算方式,有部分难点推荐听高顿刘老师老师的网课,能快速帮助大家理解知识点。
  学习的过程中许多老师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想在这也给大家作个介绍。就我参加的课程来说,每位老师都十分出色。
  会计课的罗翔老师是我非常喜爱的一位,CPA的学习大家都知道,会计是半壁江山,尤其是对我而言在全新的领域进行学习会遇到不少问题。通罗翔老师的讲课以及课下的讨论很大程度上帮助我厘清了会计的脉络,尤其在课下交流时我感觉她更多的在阐述她的理解,对我来说这个模式非常有效,让我能顺利地跨过这座大山。
  另外是财管的李晶老师,财管这门课是不少同学惧怕的,我是本科数学专业的,反倒是更接近我的主场。李晶老师的讲课特别深入浅出,相信同学们接受起来会更加适应,重点也非常突出,对于备考多门的同学非常有利,把时间集中到值得关注的点上。
  吴奕老师的战略讲课实际上也是大大帮助我缩短了战略的备战时长,尤其是主观题的答题套路,可以说只用了几个小时就能让我对整个战略几十分的主观题有了底。
  最后我想所有的技巧、安排、环境、师资都是辅助的因素,不积跬步、何致千里,真正的决定因素还是我们付出了多少努力,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希望大家不忘初心、不负韶华,在这段经历中收获满意的结果!
  ▎高顿CPA学员原创,转载请务必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