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4日CPA出成绩的时候,赵同学已经离开了上海两个多月的时间。
在此之前,他报了高顿虹口CPA长线脱产班的课程,从2016年12月份到2017年9月份,在上海虹口校区上了整整10个月的全日制课程。
用他自己的话说,这是他工作后又一次回到学生时代,以学生的身份回炉重造,并且抱着一次过6科的目的,边努力边期待最后的结果。
成绩出来的那个晚上,他像很多守在电脑前的CPA考生一样,不断刷新着中注协的网站,一遍遍确认着自己的分数。
“每个科目的分数至少看了两遍,这才放下心来,激动的直手抖”,说起自己查分数的经历,这个有着低沉嗓音的男生不好意思的笑了笑。
6个科目中,赵同学的财管科目的成绩最让很多考生羡慕,“一分都没有浪费,差一点就过不了”。而财管其实是赵同学曾经觉得稳过的一科,对此,他其实有很多遗憾还没有说出口。
非会计专业辞职备考CPA,选择和努力同样重要
赵同学本科就读的是中北大学,专业是机械设计制造与自动化,这个听上去非常枯燥且费力的专业,其实从业人员众多,工作中的竞争压力也非常大。
而赵同学本身对金融和税务有着浓厚的兴趣,于是毕业后他进入集团转做财务工作,并在去年9月份因为工作地点变动的原因选择了辞职。辞职以后,他没有急着继续找工作,而是准备考张证书提升一下自己。
当时,摆在他面前的有两条路,一条是回归到专业之中,考一级建造师,走自己的老路。另一条是回归到兴趣之中,考注册会计师,顺着自己之前的职业生涯走下去,向金融方向发展。
于是他在网上查找了很多资料,问了很多考生关于这两张证书的难度和价值的比较,几经权衡之下,他决定挑战更难的注册会计师证书,而且是一年考出6科。
做出这样的选择,就意味着他要比别人付出更多的努力,回归到学生的身份,从一个近乎零基础的状态,系统的去接受全面的财务知识。而未来是一个未知数,他现在能做的,就是快速做出选择,然后把它付诸实践。
脱产备考的压力,也是自己努力的动力
了解到他是脱产备考以后,我问他父母会不会不理解自己,毕竟90%的CPA考生都是在职考生,在职考CPA很正常,但是什么都不做去考这一张证书,似乎就会有点小小的疯狂。
他说,其实父母是非常支持的,毕竟本质上还是学习的事情。但也正因为如此,才会觉得自己背负了更多的心理压力,也才更加坚定了自己一定要考过6科的决心。
而脱产备考CPA,于自己而言真的是非常大的挑战。用他自己的话说,“我在本该工作的年纪选择了读书,总觉得跟别人格格不入”。很多时候,这种对自我和现实的担心往往是致命的,多少人因为怕“格格不入”而放弃了自己希望追求的东西。
再加上他又是非会计专业毕业的学生,复习起来难度非常大,听课也很难做到快速理解吸收,尤其有些偏文科性质的科目,需要记忆的东西又非常多,可想而知这个过程有多艰难。
但好在他很快调整了自己的心态,既然已经做出了这样的选择,接下来最重要的就是全力以赴。上课的时候就想着听课、看书、做题,身后的一切暂时和他无关。
每天早上9点钟上课,赵同学都是7点准时坐进教室里开始复习,除了吃饭和午休时间,他一般会待到晚上10点才离开教室。而偌大的阶梯教室里,他只对第一排的位子非常熟悉,就好像是一种信仰,坐在第一排就会学的更好一些。
智商一般的人,只要功夫用到了都能考出CPA
提到学习方法,赵同学说了一句话让我印象深刻,他说,“每个科目确实都有一些自己的技巧,但归根到底,技巧都是次要的东西,智商一般的人,只要功夫用到了都能考出CPA”。
的确,通常我们强调的方式和方法,只是让考生在努力的基础上提高效率的一种手段,想靠一篇经验分享就能高分通过CPA,几乎是不可能的事。
关于对科目的理解,赵同学也谈了自己的不同看法,总结下来大概就是不管偏文还是偏理的科目,都要先理解再记忆,口上空谈不如手上一遍,任何知识点最终都要回归到题目里。
赵同学的会计是60.75分,但他在会计科目上花费的时间并不多。作为CPA里面知识点最多的科目,会计向来是最费时费力的,而赵同学的方法是每一个知识点理解以后,附上一道例题去帮助后期的记忆,一段时间以后明显效率提高很多。
关于审计,赵同学说最重要的就是框架,不了解框架的话根本不知道在说些什么。在理解了大的知识框架的基础上,再去填充小的知识点,然后多看书,这些都对审计的学习有很大的帮助。至于做题不需要太多,做几套真题即可。
针对财管的公式繁多,赵同学表示公式不能死记硬背,因为背过了也不知道怎么做题,而且遗忘的概率非常大,在能听懂课的基础上去做题,尤其是多做真题,把公式理解了自然就记住了。
税法也算是CPA里面比较特殊的一科,首先记忆的东西比较多,但真正做题的时候计算的内容又比较多,所以这两者一定要结合好,否则很容易顾此失彼,导致最后的成绩不理想。
而经济法是赵同学非常喜欢的一门课程,他说老师很喜欢提问,自己又很喜欢回答问题,所以每次为了回答老师的问题,都会提前做很多整理工作,无形中让自己的经济法的效率大大提升。
至于战略,赵同学觉得把重点的东西记住就能有很大的可能通过,“精力毕竟是有限的,有时候还是得适当的偷偷懒,如果记重点能通过的话,也未尝不可”。
万里长征走到了起点,却似乎又刚刚开始
10月14日考试那天,赵同学的心情经历了备考以来的最低潮,因为对机考运用的不熟悉,本来信心十足的财管科目出现了失误,好几道明明会做的题目来不及做,出了考场以后,挂科这两个字成为悬在他心上的一个结。
一直到经济法上考场之前,他还处在极度的郁闷中,连经济法的书都没有翻开看一眼。好在后来开始做题以后慢慢平静了下来,才又进入了状态,让自己忘记财管的失误。
成绩出来以后,财管60分平安通过,一分也没有浪费。我们采访快结束的时候,赵同学还一直在强调,考财管一定要熟悉机考,时间控制非常重要。
赵同学的朋友圈里最近的一条消息还是12月14日出成绩那天,不同于很多考生的兴奋和激动,他配的文字是:万里长征走到了终点,却似乎又刚刚开始。
告别自己曾经的专业,重新选择一个行业,基本就是选择了大半辈子的生活,一切都需要从零开始去探索、去征服。
好在目前的结果还不错,一切都刚刚开始的另一层含义,就是一切都充满希望,一切都朝气蓬勃。
▎本文来源高顿,作者小七,高顿财经签约作者,CPA持证人,中央财经大学毕业,曾就职“四大”,长期专注于财会职场,做的了审计,写的了鸡汤。